爆竹聲聲辭舊歲。除夕之夜,像是時光的隘口,更是心靈的驛站。年年此時,縱然散落天涯,親人們總要匆匆收拾行裝,不辭辛勞的回家團聚。當人們在享受傳統(tǒng)春節(jié)一家團圓的喜悅時,總還有那么一些群體,那么一些身影需要堅守在崗位上,或緊張、或忙碌,我們便是其中之一。即使離家咫尺,除夕夜的團圓飯,依然要缺席。
今年值班的宋醫(yī)生是一位年輕的媽媽,一歲多的寶寶還不明白過年的含義,只是被窗外一陣陣霹啪的爆竹聲嚇得躲在媽媽的懷里。還是用老套路把他騙到爸爸的手里,出門不久,一陣熟悉的啼哭,夾雜著發(fā)音并不準確的“媽媽”……選擇了這一行,對親人的愧疚,就只好埋在心底了吧。
夜班護士是位準媽媽,妊娠近四個月的她,嚴重的早孕反應(yīng)稍稍褪去,工作同樣不能耽誤。殷苑琴護士長也是選擇在除夕值班,把團圓讓給年輕同事。除夕對我們來說,只是一個普通工作的夜晚。
初一晨,曾峰科主任早早的趕到病區(qū),新年第一次主任查房,診療工作緊張有序,一如往常。不用抱怨,也談不上奉獻,我們是醫(yī)生,這就是我們的工作。借用一則杏林古聯(lián)祝賀新春:但愿世間人無病,何愁架上藥生塵!(文/葉遠飛)